2011/03/09

第一章 緒論 - 張育慈

1099411099   張育慈

第二節 觀光與休閒的定義

一 、休閒的定義

  一般而言,休閒的認知會隨著個人特質ˋ社會背景ˋ以及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環境而異,另外參宇休閒的動機ˋ期望與偏好,也會影響選擇參與的活動項目與方式。
Murphy整合許多專家學者對休閒的看法,提出以下六種休閒論點:
(一)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論(discretionary time):只休閒是完成工作及其他維持生存活動外的時間。
(二)社會工具論(social instrument):認為休閒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三)社會階層論(social clas,race,and occupation):認為休閒與職業ˋ社會聲望ˋ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四)古典休閒論(classical):是休閒為一種自由的心理狀態
(五)反攻理論(anti-utilitarian):休閒本身即是目的。
(六)整體論(holistic):休閒是不可分割的,並存在於生活中各層面。

  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個人主觀感受的體驗對其身心會產生正面ˋ負面或中性的影響,進而會對其整體生活ˋ休閒活動的滿意度以及工作的績效產生衝擊,而這些主觀認知所產生的回饋,又會影響到其對休閒的認知,以及參宇休閒的動機ˋ期望與偏好,如此形成一種週而復始的循環。一般界定休閒所涵蓋的範圍,布外乎從石間ˋ活動ˋ經驗ˋ行動和自我實現等五個面來說明其意義:
 (一)時間觀點:就是將時間畫分成工作ˋ基本生活所需之後和空閒三個時段。所剩餘的空閒時間。
 (二)活動觀點:目的是為了休息ˋ放鬆ˋ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拓展個人的創造力。
 (三)體驗觀點:休閒既不是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也不是只要我喜歡就可以的活動;而是一種活出自我,甚至超越自我的存在經驗。
 (四)行動觀點:在社會情境下,人們自由意志做決定,並採取有意義ˋ開創性的活動。
 (五)自我實現觀點:休閒活動是為表達參與者個人的自由意志,而選擇自己喜好的活動,休閒體驗很自然的成為一種可以促進個人探索ˋ了解ˋ表達自我的機會。

Kraus亦從類似的觀點對休閒提出以下五種看法:
(一)歷史的觀點:休閒的經驗與歷史已存在許久,甚至對古希臘人而言,是一件很正式ˋ很重要的事情。
(二)休閒是社會階層的象徵:此觀念是由十九世紀的美國社會學家Thorstein所提出來。他認為從歐洲封建制度開始,歷經文藝復興ˋ工業革命,休閒一直是上流社會的表徵。
(三)休閒是飛義務時間所從事的活動:此一觀點是從石間出發,將工作或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如通勤ˋ讀書,以及睡覺ˋ吃飯等維持生命的活動排除在外,這些義務性活動以外的時間,才被視為是休閒時間。
(四)休閒是活動:休閒是人們在自由時間所從事的活動。
(五)休閒是一種存在狀態:此一觀點強調,休閒活動的餐宇可幫助到個人達到自我滿足與自我充實,並與生活形式的應用有關,及生活不應被切割為家庭ˋ宗教ˋ工作ˋ或休閒活動,而是所有投入都是整體的一部分。

  整體而言,休閒是指個人在工作或與工作有關的時間以外所從事的活動,即是在自由的時間內將自己全心投入活動,並從中獲得許多感受,但無論是以何種觀點來界定休閒,都具有局限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