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第一章 緒論 - 徐詠穎










觀休一乙 1099411085 徐詠穎


第三節 海洋觀光休閒的概論


觀光產業之於全球,乃至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並已成為世界上產量最龐大的單一產業,特別是海洋休閒旅遊,早已成為吸引旅客的休閒活動之一。

其實二十世紀影響觀光休閒最主要的因素很多,包括經濟富裕、休假權利、交通改善、科技進步。近年來更因科技進步,使得海洋觀光產業不論種類或規模均快速成長,尤其對海岸社區及島嶼而言,海洋休閒已成為單一最重要的經濟活動。

西班牙海岸線3,140公里,而其舒適宜人的海濱旅遊設施,沙灘平緩、海水澄澈、陽光燦爛、氣候乾爽等條件,吸引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富裕的國家的旅客到此渡假、休閒。旅遊業成為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西班牙人風趣地說:「我的出售的是4S:sand、sea、sun和seafood」,這是發展海洋觀光休閒事業的最佳典範。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度達一千六百多公里,部分區域港灣朝灣潮間帶遍布,加上海洋資源風富,海釣面積廣闊,正是提供國人海上休閒活動的最佳去處。

環顧目前台灣觀光事業的發展現況,海洋觀光休閒或遊憩正值開創期,大家對於海洋布再單純停留再只有遊憩為目的,更多了海洋教育的層面。

從現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海洋資源必將成為全球岩海國家的物正要觀光資源。如何保護海洋提供給我們的珍貴資產,也是台灣必然要面臨到的挑戰。

第一章 緒論 - 張育慈

1099411099   張育慈

第二節 觀光與休閒的定義

一 、休閒的定義

  一般而言,休閒的認知會隨著個人特質ˋ社會背景ˋ以及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環境而異,另外參宇休閒的動機ˋ期望與偏好,也會影響選擇參與的活動項目與方式。
Murphy整合許多專家學者對休閒的看法,提出以下六種休閒論點:
(一)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論(discretionary time):只休閒是完成工作及其他維持生存活動外的時間。
(二)社會工具論(social instrument):認為休閒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三)社會階層論(social clas,race,and occupation):認為休閒與職業ˋ社會聲望ˋ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四)古典休閒論(classical):是休閒為一種自由的心理狀態
(五)反攻理論(anti-utilitarian):休閒本身即是目的。
(六)整體論(holistic):休閒是不可分割的,並存在於生活中各層面。

  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個人主觀感受的體驗對其身心會產生正面ˋ負面或中性的影響,進而會對其整體生活ˋ休閒活動的滿意度以及工作的績效產生衝擊,而這些主觀認知所產生的回饋,又會影響到其對休閒的認知,以及參宇休閒的動機ˋ期望與偏好,如此形成一種週而復始的循環。一般界定休閒所涵蓋的範圍,布外乎從石間ˋ活動ˋ經驗ˋ行動和自我實現等五個面來說明其意義:
 (一)時間觀點:就是將時間畫分成工作ˋ基本生活所需之後和空閒三個時段。所剩餘的空閒時間。
 (二)活動觀點:目的是為了休息ˋ放鬆ˋ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拓展個人的創造力。
 (三)體驗觀點:休閒既不是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也不是只要我喜歡就可以的活動;而是一種活出自我,甚至超越自我的存在經驗。
 (四)行動觀點:在社會情境下,人們自由意志做決定,並採取有意義ˋ開創性的活動。
 (五)自我實現觀點:休閒活動是為表達參與者個人的自由意志,而選擇自己喜好的活動,休閒體驗很自然的成為一種可以促進個人探索ˋ了解ˋ表達自我的機會。

Kraus亦從類似的觀點對休閒提出以下五種看法:
(一)歷史的觀點:休閒的經驗與歷史已存在許久,甚至對古希臘人而言,是一件很正式ˋ很重要的事情。
(二)休閒是社會階層的象徵:此觀念是由十九世紀的美國社會學家Thorstein所提出來。他認為從歐洲封建制度開始,歷經文藝復興ˋ工業革命,休閒一直是上流社會的表徵。
(三)休閒是飛義務時間所從事的活動:此一觀點是從石間出發,將工作或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如通勤ˋ讀書,以及睡覺ˋ吃飯等維持生命的活動排除在外,這些義務性活動以外的時間,才被視為是休閒時間。
(四)休閒是活動:休閒是人們在自由時間所從事的活動。
(五)休閒是一種存在狀態:此一觀點強調,休閒活動的餐宇可幫助到個人達到自我滿足與自我充實,並與生活形式的應用有關,及生活不應被切割為家庭ˋ宗教ˋ工作ˋ或休閒活動,而是所有投入都是整體的一部分。

  整體而言,休閒是指個人在工作或與工作有關的時間以外所從事的活動,即是在自由的時間內將自己全心投入活動,並從中獲得許多感受,但無論是以何種觀點來界定休閒,都具有局限性。




第一章 緒論 - 陳筱筠

  














觀休一乙 1099411071 陳筱筠


第二節 觀光與休閒的定義

二、觀光的定義

觀光的行為可是為休閒活動之一種方式,也屬於遊憩活動 (Recreation) 的一種。

觀光意指人們離開日常生活的處所 (家以外的環境) 與工作的場地,經由選擇所從事的暫時性特定活動,如探視、遊玩等不同形式的短期旅行與訪問等,但不一定要在外過夜

直到十六世紀才開始出現所謂的私人旅行,且多數是為好奇而到外地去冒險的,或為了教育目的而旅行的。
十八世紀以後,已開始有少數富有的社會名流從事旅行,只是其旅行的目的動機多半是為了教育、政治目的及貿易因素等。因此,工業革命之前的旅行,多半以朝聖為目的,即宗教旅行;或為了貿易、政治的目的而旅行。直道十八世紀末期,工業革命為整個經濟社會帶來很大的變化,交通與社會結構改變了,此後才有休閒觀光的產生,也才會出現以休閒、遊憩、娛樂為目的的觀光旅遊。
  
觀光是一種遊憩的形式,同時也是一種創新的語言,它不在只是文化的因素,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程序。

第一章 緒論 - 張嘉珍









觀休一乙    1099411078  張嘉珍



第一節  觀光休閒的重要性

        
人類由於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生產力因而隨之提升,造成工作時間縮短,相對地也增加了觀光(Tourism)與休閒的機會,所以觀光休閒事業逐在二十一世紀成為一個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全球性產業,其產值亦伴隨著各國的經濟發展成正向的成長。
        

觀光休閒產業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產業金礦,並被視為無煙囪的工業。從世界各國觀光休閒產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各國推動觀光休閒活動的重點,概因其社會文化背景、所在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狀況而異。若從國家經濟發展程度而論,一般觀光休閒事業的發展過程,大致區分為旅行、觀光、休閒、渡假四個階段。
       

事實上,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來看,一般視觀光休閒產業為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服務業,從產業的屬性來看,這項產業涵蓋服務性(無形)與實體性(有形)的產業特質,可以提供龐大的就業機會。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以下簡稱WTO)二OOO年版的分析報告指出,「觀光」已成為許多國家賺取外匯的首要來源。在全球各國的外匯收入中,約有8%是來自觀光休閒的收益,總收益亦超過所有國家其他國際貿易種類,高居單一產業別的第一位。